AI+城市

北大360联合发布报告:加大数字安全科普力度 助力提升全民数字安全素养

发布时间:2021-12-29 10:55:23  来源:新华网  发布人: 阅读量:

  12月28日,三六零(以下简称“360”)公司在京举办“开启数字安全元年——360集团战略发布会”。会上,由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与360联合制作的首份《中国大安全感知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发布,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中心主任田丽就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报告指出,随着5G、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安全问题从传统安全领域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拓展,需要构建起“大安全”意识来应对未来数字时代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加大对全社会的数字安全科普力度,助力提升全民数字安全素养。

  据了解,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国公众展开了“大安全”感知调查。本次调研采用配额抽样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发放问卷,对年龄、性别、地域三个变量的比例进行控制,最终获取有效样本6000份。

北大360联合发布报告:加大数字安全科普力度 助力提升全民数字安全素养

  数字环境担忧较多 安全感较弱

  报告指出,在高新科技领域,调查显示公众具有较高期待与信心,体现出公众对科技秉持友善态度,愿意接受新技术带来社会变革且对未来充满期待。

  然而,由于高新技术带来的变革也充满未知,公众也存在一些安全顾虑。具体来看,公众对区块链、虚拟现实的安全性评价较低,而对智能穿戴设备的安全性评价最高。在不同类别的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价方面,人工智能的安全性评价最高,为3.39;终端设备的安全性评价最低,仅为2.87。可见,未来需要加大安全性研发与投入,并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安全科普以满足公众对未来高新技术的求知渴望与安全心理需要。

北大360联合发布报告:加大数字安全科普力度 助力提升全民数字安全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环境方面,公众对隐私泄露、网络诈骗、网络系统安全、网络攻击等问题存在担忧,有6成公众认为自己的信息在数字环境中有被泄露的风险,有7成公众感到算法能获取自己的喜好、兴趣从而“算计”自己,5成公众担心遭遇网络诈骗,4成公众担心网络世界信息繁杂谣言不断。基于此,未来数字安全领域的知识科普任重道远。

  App是公众感知数字风险的首要来源

  近年来,关于手机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盗刷、泄密等报道时有发生,这可能是造成公众担心下载的手机客户端(App)不安全的原因。此次调查结果也显示,应用程序(App)是公众感知数字环境风险的首要来源,5成公众担心下载的手机客户端(App)不安全,仅有7.35%的公众认为自己下载、使用的手机应用程序(App)非常安全。

北大360联合发布报告:加大数字安全科普力度 助力提升全民数字安全素养

  田丽认为,公众对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认知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层面,隐私、内容和行为安全等内容被反复讨论与佐证,但隐秘性更强的危害尚未能引起公众足够重视。

  发布会上,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也表示,随着元宇宙的到来,2022年人类也将迎来数字安全元年。他强调,数字化可以让整个人类社会更“聪明”,也可能让安全更“脆弱”。数字时代的安全问题已升级为大数据安全、云安全、物联网安全、新终端安全、网络通信安全、供应链安全、应用安全、区块链安全等八大挑战。

  对此,报告指出,未来需要加大数字安全科普力度,树立“大安全”理念,提升全民数字安全素养。

版权所有 © 科智网 备案号:京ICP备19044848号-1 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QQ:103749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