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航天局19日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火星车拍摄的影像。美媒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纳尔逊当地时间19日发表声明,对中国航天局从祝融号接收到首张照片表示“祝贺”。声明还说,适逢国际科学界在火星探索增加之际,美国与世界期待祝融号的发现将让人类更多地了解火星。
此前的北京时间5月15日上午9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官方推特转发其科学任务局副局长托马斯·祖布钦推文。推文写道:“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登陆火星,恭喜中国国家航天局‘天问一号’团队!和全球的科学界一起,我期待中国本次火星任务,对人类了解这颗红色星球作出重要贡献。”
相关报道
没有美国毅力号照片清晰?等来的祝融号火星照片,为何显示成这样
自从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25.1°N、109.7 °E,勾引起人们对火星世界的好奇,国人们无不希望能看到着陆区现场照片,可惜左等右等,当天都没有等到,要知道,美国毅力号火星车在着陆当天就传回了数张高清照片。
4天之后,我们终于等来了“祝融号”传回的火星照片,这是祝融号着陆火星以来的首批照片,一共有两张,一张黑白照片,一张彩色照片。有人看到这些火星照片后发现,好不容易等来的照片为什么还没有美国毅力号照片清晰?
将祝融号照片和美国毅力号照片相比较,清晰度确实要稍逊一筹,为什么这样?这可能是地火之间的数据传送带宽有限,传送时对照片进行了技术压缩,影响到了照片清晰度,而美国传输带宽充足,直接将毅力号原图传送回来。
这是我国的首次火星探索,祝融号数据可以通过天问一号火星轨道器传送回来,据说祝融号直接与地球深空站传输速率只有16比特/秒(bps),也就是说一秒钟时间只传输16byte,知道这种传输速度有多慢吗?我们来算算。
或许很多人对于硬盘容量的大小没有什么概念,因为我们日常接触得少,不比生活买菜,要买多少斤菜心里总有一个谱,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硬盘容量单位,1byte=8bit,1K=1024byte,1M=1024K,1G=1024M。
一张高清照片的大小一般在1-20M之间,一片高清电影的大小一般在1-10G之间 ,接下来我们来算算,一张1M照片以16比特/秒的传输速度需要传送多久,计算公式为1*1024*1024÷16,经计算,需要传输18.2小时。
如果祝融号数据传输速率属实,彩色照片大小为1.47M,传输时间需要26.76小时,黑白照片230K,传输时间也需要4小时。由于地球自转和火星也在自转关系,信号并非时刻相连,有时也会出现暂时中止的情况,传输时间可能就更长了。
直接用祝融号回传数据,速度是非常慢的,首批火星照片可能是由祝融号亲自回传的,所以用了好几天时间,不过天问一号轨道器回传速度要快得多,据说回传速率达到16384bps,是祝融号速度1000倍,但还是不快。
为了减少照片容量,“祝融号”在回传照片前进行了简单压缩,在探索火星方面,美国航天局长期与欧航局合作,起步也比较早,如今有多个轨道器可以使用,数据回传速度可以达M级别,所以好奇号和毅力号拍摄的原照片可直接回传。
这可能是祝融号照片没有美国毅力号照片清晰的原因,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祝融号相机的拍摄效果本来就不如毅力号,这意味着我国火星探索跟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毕竟美国探索火星几十年了,我们才刚刚起步。
据了解,黑白照片是由“祝融号”火星车车身前方的避障相机拍摄,而彩色照片是由“祝融号”桅杆上的导航相机拍摄,桅杆是“祝融号”身体最高部分,黑白照片显示的是火星车的前方,彩色照片显示的是火星车平板后方。
黑白照片显示了“天问1号”着陆器坡道已正常展开,该坡道是祝融号火星车走下平台的必经之路,坡道下方是广阔无垠的火星表面,比之前认为的更为平坦,可见的岩石并不多,当年海盗2号照片显示了大量岩石。
该照片还显示了弧状的火星地平线,为何显示成这样,这是因为避障相机采用了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是一种视角大于标准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头,在广角镜头下,物体形状会发生畸变,一条平线变成弧线。
彩色照片的信息量也非常巨大,不仅显示了祝融号火星车平板上的太阳翼和通信接收器正常展开,还显示了祝融号火星车后方丰富的地面信息,黄棕色的沙地,浅色的岩石,无不显示出,眼前的这个星球异常荒芜。
这两张照片也说明了祝融号着陆区域非常平坦,有利于祝融号火星车的后期行驶和探索,尽管祝融号的设计寿命仅有三个月,但实际使用几年是没有问题的,怕就怕火星沙尘暴,这是太阳能电池的最大缺陷,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都因沙尘暴而失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