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城市

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

发布时间:2022-05-12 10:16:23  来源:新华网  发布人: 阅读量:
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

  作为欧盟有机标准和中国有机标准双认证生长基地,江苏省宝应湖农场3500亩有机水稻田,每年可生产约1050吨有机水稻以供应国内外高端市场。 梁德兵摄(中经视觉)

  前不久,我国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尽管生物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令人振奋,但距离产业化应用尚有较远距离。未来,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加速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是众多科学家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作为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规划》提出生物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等,回应了社会关切,也为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生物经济是顺应全球生物技术加速演进趋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方向,是前瞻布局培育壮大生物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推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提升生物经济创新能力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青蒿素实现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目前在研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位,在基因检测、超级稻、疫苗等领域已形成比较优势。与此同时,生物产业创新持续活跃,“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8%,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3,生物制造体量进一步扩大。

  “当然,生物经济创新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原始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仪器和试剂、生物信息资源等积累不够,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王翔说。

  为此,《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物经济发展的“五个新”目标,即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生物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生物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生物领域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

  王翔表示,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全面提升我国生物经济创新能力,要从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优化创新区域布局、深化创新合作等方面发力,夯实生物经济创新基础。同时,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加快推动医疗健康、生物农业、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生物信息产业发展。

  此外,《规划》还从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需求出发,提出了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即以健康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以营养多元为趋势的生物农业、以生态优先为要求的生物质替代、以主动保障为目标的生物安全,确立了创新能力提升、生物医药技术惠民、现代种业提升、生物能源环保产业示范、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生物资源保藏开发、生物经济先导区建设7项重大工程,着力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布局前沿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最重要的创新技术集群之一,具有突破性、引领性等显著特点,特别是在促进社会民生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医学、农业、制造、能源、环保等领域,前沿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未来生物经济的创新驱动力。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许航表示,《规划》明确提出“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在高通量基因测序、生物检测、合成生物、细胞治疗、中医药治疗、生物计算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对于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加快壮大生物产业、发展生物经济、培育形成新动能,促进人民生活品质改善,推进“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推动世界生物科技强国建设将发挥关键作用。

  据介绍,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在“十四五”期间,将不断布局和优化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前沿生物技术研究,例如重大传染病防治共性关键技术、重大疾病防控与新药创制、新型诊疗设备与治疗技术等;加快培育引领未来前沿生物技术方向,例如干细胞新型治疗技术、先导型农业新品种设计等;持续发展前沿生物技术的新兴交叉领域,例如生物催化剂、工程细胞的设计与创制技术等。

  “前沿生物技术布局,将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许航说,在实践中,以上布局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的变化及时进行优化调整,从而着力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和技术转化,突破解决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与“卡脖子”问题,推动生物经济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生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和生物强国建设。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面对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生命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各国更加重视对前沿生物技术的布局,未来生物经济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表示,我国只有成功把握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解决制约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更好掌握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原创方法,才能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国生物经济加快实现由大转强和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

  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如何提高生物安全治理水平,实现生物经济发展与生物安全治理的平衡?

  对此,《规划》明确把“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列为发展生物经济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强调要健全完善基础保障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建设,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

  王翔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工作,强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2020年10月份,我国首部生物安全法颁布实施,在法律层面对生物安全内涵、防控体制、重点领域安全等作了规定。

  “在《规划》编制中,始终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生物安全法,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到2025年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王翔说,《规划》从两方面对生物安全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在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方面,着力完善基础保障体系建设,集约化建设生物安全基础设施,提升生物安全科研和生产保障能力,提升应急物资储备、生产和调度效能,加强对各类生物安全风险监管,完善各类疫情监测预警防控体系,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在积极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方面,通过加大生物资源保护力度,健全生物资源监管制度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建立生物资源科学评价体系,规范生物资源安全共享,完善生物资源数据库和生物资源信息预警机制建设,建立国家生物资源共享体系,实现我国生物数据资源统一汇交共享。(记者 顾 阳)


版权所有 © 科智网 备案号:京ICP备19044848号-1 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QQ:103749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