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

网络视听节目要有力度、深度和温度

发布时间:2022-06-17 17:11:55  来源:新华网  发布人: 阅读量:

今年春季以来,各地疫情陆续暴发,与诸多行业一样,影视行业也受到了较大冲击。占据媒体传播主流阵地的网络视听类栏目,尽管在疫情之下困难重重,但对于新品、精品的创作一直没有停歇。带有001号“网标”的网络剧《对决》、网络电影《金山上的树叶》上线,标志着我国网络视听类栏目紧跟时代高质量发展节奏,步入了精品创作时代。

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人类将生活娱乐空间从物理世界扩展至网络空间,由此对媒体传播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媒体传播渠道大大拓宽,传播形态更加多元,内容生产更加便捷,传播体验更加沉浸化。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与此同时,由于巨大的利益驱使,诸多网络视听类栏目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用“热度”取代深度、“流量”取代质量、“媚俗”取代通俗,一时间,“魔改剧”“虐恋剧”“经典翻拍剧”轮番登场、蜂拥而至,导致网络视听领域同质化现象严重,克隆式、跟风式、起哄式传播一度盛行,最终“粗制滥造”成为大多数网络视听节目的代名词。

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野蛮生长之后,网络视听栏目在选题意蕴、创作方式、选角标准等方面的问题也相继浮出水面。观众逐渐回归理性,评价更加客观,尤其是那些“魔改”原著、“毁经典”的改编,越来越不被观众所接受。为了解决网络视听栏目出现的乱象,国家及相关部门为引领发展方向,矫正“唯流量”、泛娱乐化以及违法失德艺人利用网络平台发声出镜等不良倾向,相继出台系列法规措施,而观众审美的流变也倒逼制作方在提质创新上下功夫。

近年来,相关部门的综合施策,对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追星炒星、影视版权保护等新老问题提出更精准细化的审核要求,全面重构了网络视听治理规则和网络生态,一些反映时代之声的精品力作相继推出。比如,《端午奇妙游》等网络文化类节目,创作者利用高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观感,将以竞技为核心的单一叙事形态,转变为以文化情景演绎、文化场景阐释为目标的多元叙事格局,在构思和视觉呈现上实现了进一步升级迭代,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而随着“网标”时代的来临以及“新时代精品”工程的深入实施,网络原创视听剧目正以更强的历史自觉和时代自觉,锚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定位,在新时代征程上不断为意识形态主阵地、传播新时代发展最强音、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赋能发力。

网络视听栏目担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传播传统美德和先进文化、引领道德风尚、为社会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的重任。根据相关部门预测数据,2022年网络视频将占所有互联网流量的82%,成为更加重要的互联网入口、更加重要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载体、更加重要的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阵地,“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因此,网络视听的高质量发展将守正创新、凝聚力量,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引领主流核心价值观持续赋能发力。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网络视听作为现代主要传播渠道,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构建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举足轻重,是传播中国新时代发展最强音的重要路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网络视听作品的创作要明白“为谁创作、为谁立言”,要扎根人民、服务人民,这既是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也是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遵循。

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之下,网络视听节目如何既能占领一定市场份额赢得收视率,又能赢得观众口碑,是当前走出困境和今后能否行稳致远的关键。首先,作品要有力度,要能彰显中国力量、提供精神动力,“以文载道、以文聚力”,经典作品无不是反映时代之声,与当下“交融”“会通”的结果。其次,作品要有深度,要深耕文本,在作品内容上下功夫,精心策划、用心打造传世之作。最后,作品要有温度,生动的创作素材无不来自人民群众之中,因此,要从人民群众中寻求创作灵感与智慧,为新时代网络视听作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用有温度的优秀作品影响和引导广大网民和人民群众。唯有如此,才能打造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为新时代新征程赋能发力。

(作者:魏风云,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教授)


版权所有 © 科智网 备案号:京ICP备19044848号-1 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QQ:103749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