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

中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AI专利申请量独占全球超七成

发布时间:2021-07-12 09:21:21  来源:中国经营网  发布人: 阅读量: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概念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被首次提出,至今发展60余年,其间几经波折,终于在近10年迎来了产业增长的“黄金时代”。

近日来,《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多名业内人士,受访者都普遍认为人工智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这是因为,其一,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将人工智能作为赢得全球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自2015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人工智能政策性文件,人工智能逐步上升至国家战略。其二,人工智能技术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渗透,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业务创新模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日趋成熟,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优化,并对现有的产业结构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三,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数量激增,资本、人才、技术、渠道等生产资源大量涌入人工智能领域,AI+千行百业的创新成果呈现井喷之势。

从探索发展到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理论上来说,人工智能并非新鲜事物,最早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被正式提出,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正式诞生。人工智能发展至今,业界一般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从诞生到20世纪80年代初属于起步期;再到21世纪初属于探索期,因技术不成熟,实用性和商业应用受挫,人工智能发展经历了两次低谷;而从2006年开始,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兴起,在这一轮浪潮中,2006年至2014年属于快速成长期,“深度学习”快速发展,大数据积累、算法革新、算力提升,AI产业快速成长,中国出现了AI创业潮。而2014年之后,在党和国家政策扶持与指引下,AI技术与消费、金融、制造等领域深度融合,助力产业转型,深化产业赋能。

自2015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人工智能政策性文件,人工智能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开启AI发展道路。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将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同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017年12月,工信部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加速战略部署。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供人才保障。同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中学习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2019年8月,科技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截止到2020年12月,据统计,已经有28个省区市出台了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在“十四五规划”中,新一代人工智能被列入七大科技前沿领域之一。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及相关政策的支持,给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研究及产业发展环境,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科技强国的地位、提升国家竞争力都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指出,过去10年里,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521264件,其中中国专利申请量为389571件,位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总量的74.7%,是排名第二的美国专利申请量的8.2倍。中国在自然语言处理、芯片技术、机器学习、信息检索与挖掘等10多个AI子领域的科研产出水平都紧随美国之后,居于世界前列,在多媒体与物联网领域的论文产出量超过美国,居于全球第一;而在人机交互、知识工程、机器人、计算机图形、计算理论领域,中国还须努力追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研究指出,新一轮人工智能崛起的关键要素,包括数据、算法、算力三个层面。其中,数据是基石,算法是引擎,算力是保障。全球数据流量快速增长,为“深度学习”所需要的海量数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商业化的数据产业能够为企业提供10万张图片、数千个小时语音以上的资源和相关服务。通过算法使机器能从样本、数据和经验中学习规律,输入为原始数据。硬件技术的变革使硬件成本指数下降,运算时间缩短,助力人工智能再度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标准等配套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中。就在前不久,《数据安全法》正式通过并公布,自今年9月1日起实施,为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去年10月,《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首次亮相,目前正在推进立法落地的过程中,为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和数据的保护保驾护航。

从实用性被质疑到产业应用成果井喷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产业生态基本形成,涵盖基础设施层、算法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技术层、应用层等。

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讯飞AI云业务总经理吴江照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大讯飞从2009年开始将语音识别相关技术放在讯飞开放平台,开发者数量不断增长。企业对AI技术的关注度和迫切性越来越突出。“以前总是要向企业客户解释什么是人工智能,现在客户会直接要求你告诉他人工智能在特定场景下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价值。也就是说,那个还需要普及AI概念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云计算、大数据、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AI+越来越多地与消费、安防、金融、教育、娱乐、医疗、工业制造等各个领域融合发展。

以党建工作为例,传统的党建科普一般采用面授、实地参观等形式,往往受制于时间与空间。近几年来,党建“上云”成为大势所趋,智慧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在全国各地、各个移动终端落地应用,党建工作与AI技术获得了双向的赋能。

如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一款定制饮用水瓶身的二维码,即可开启“AR时光穿梭之门”,身临其境般地探索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之地。这一创新体验的背后,运用的是成立于2014年的商汤科技提供的AI+AR技术。近几年来,商汤科技还与故宫、中国邮政等合作通过AR技术,将文化与科技融合,呈现中国文物及党的历史。

比商汤科技晚一年成立的云从科技,由中国科学院的人脸识别研究团队孵化而成。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云从科技在发展中不断坚持和创新党建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党组织结构,以党建为引领,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另一家云计算厂商青云科技,自2014年起为国有独资企业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提供云服务。江苏交控从2018年着手布局智慧党建工程,2019年首次推出先锋荟云平台,目前党建云已成为该公司数字交通新基建平台上举足轻重的“一朵云”。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智慧党建为当前党建工作的发挥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平台。

AI+党建在全国的落地,只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冰山一角。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千行百业。根据中国信通院数研中心测算,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3031亿元,同比增长15.1%。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唐杰指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生态初步形成,基础层整体实力较弱,特别是芯片、传感器等硬件领域,企业正加快布局追赶。技术层发展势头良好,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已局部与美国对齐。应用层繁荣发展,在安防、金融、出行、教育等多领域较为领先。

显然,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已然到来,随着数据、算法、算力的进一步突破升级,人工智能领域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版权所有 © 科智网 备案号:京ICP备19044848号-1 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QQ:103749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