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

人工智能教育产品,要从教育的外围走入内核

发布时间:2021-07-13 19:41:17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人: 阅读量:

  近年来,人工智能(AI)颠覆了传统的学习体验,新型教育体系日渐形成,以AI为核心的教育陪伴类产品的市场规模正日益扩大。随着中小学生暑假的临近,各类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的营销活动也开始刷屏,其种类多样、功能各异,儿童教育俨然成为人工智能赋落地的重要场景。

  那么,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对于孩童的教育陪伴,人工智能应该担当什么角色?

  AI教育产品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与其模拟一个成人大脑,不如先试着模仿孩子。”1950年,艾伦·图灵的这句话先知般的为AI研究开辟了方向。

  “可以说,目前的人工智能教育产品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其中针对幼儿陪伴的人工智能教育产品C端有200多款App,新东方在线、好未来、VIPKID等龙头品牌占领主要市场,作业帮、小猿搜题、掌门一对一、扇贝单词、英语流利说等App享有最多的用户。其中,AI技术应用囊括拍照搜题、分层排课、口语测评、组卷阅卷、作文批改、作业布置等场景。”金少年(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宇表示。

  具体而言,教育硬件产品的内置应用,在学生端,可陪伴学生养成正确、健康的作业行为习惯,包括健康用眼、健康体态、科学的作业过程管理;在家长端,可辅导学生高效完成作业,减轻负担;在学习效果方面,可通过作业评测培养学生作业能力及学科知识画像,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提升成绩;在教师端,可连接校内教学平台,在不增加教师工作量的情况下,分享学生作业数据给教师,实现分层及个性化教学。

  此外,很多学校还经常用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的AI产品,这类App的主要功能是出题和判断答案是否正确,会根据用户注册信息中的年级和教材,给用户推送相应题目;同时通过拍照或扫一扫孩子完成的作业,App能快速判断出答案是否正确,并收集错题,以便在以后的出题中更有针对性地让孩子进行练习。

  除了上述普及度较高的AI教育产品,还有一些产品正在探索寓教于乐的新形式。高宇介绍,比如有一款App是将游戏《我的世界》进行二次开发,加入建筑、化学、生物、自然科学等内容,利用图形化的编程模块和代码两种形式将游戏改造。玩家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

  研究显示,当把孩子和AI放在一起时,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微妙联系。二者都处于快速发展和演变的快车道上,处于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初期,未来充满着各种可能性。毫不夸张地讲,当代孩童正在被技术哺育成人。

  语音交互成为智能早教产品竞争点

  “目前,儿童教育AI产品的主要功能大致分为教育、娱乐和陪伴。而儿童教育陪伴AI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很初级。”远望智库AI事业部部长、图灵机器人首席战略官谭茗洲指出。

  少儿教育行业普遍认为,儿童在低龄阶段应着重养成学习习惯与培养自学能力。2岁以下儿童缺乏专注力,2—4岁儿童专注时间为7—12分钟,5—6岁孩子专注时间约15分钟,7到10岁孩子的专注力时间为20分钟。所以要培养少儿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相关AI陪伴教育产品首先要明确在陪伴中起到什么作用,再计划如何做。

  谭茗洲表示:“儿童教育陪伴AI产品为儿童类产品市场打开一道新的缺口,但这是一个需要技术沉淀和经验积累的领域,目前问题主要表现在:儿童教育陪伴智能产品还是弱人工智能,如语音对话达不到顺畅程度、人机交互体验感差、同类产品差异性不大等。”

  就内容而言,AI语音交互已然成为早教产品的竞争焦点。“市面上现有的智能早教产品往往在语音交互体验上不过关,常常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这不是因为机器人听不到、听不懂儿童的语言,而是因为背后缺乏足够的语义库做支撑——机器人不知道怎么回答。”酷旗创始人兼总经理方勇指出。一些大的AI公司提供的是面向各行各业的标准化、通用化的引擎技术,尚没有精力深挖儿童语义这个细分市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温斯顿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即AI必须具备人所特有的部分能力,完成人才能完成的部分复杂工作。而在教育中,一个优秀老师最值得为人称道之处,在于能提供针对性指导来帮助学生查明弊病以期提升,讲课技巧、知识量、技术手段等皆为辅助,这正是AI教育产品努力的方向。

  “现在市场上很多产品,打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旗号但未必真正具有人工智能的技术,只是将各种数据分类整理存放于应用之中,这些只是外围的教育环节,往内核一走,就经不起推敲。”高宇表示。

  对孩子的教育陪伴不能完全依赖AI

  “人工智能不能只是单一的教或练,而是要触及教育的核心——教与学,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传统教学的难题,推动未来儿童教育的发展。”高宇表示,对于AI教育陪伴产品,不能光打着AI+教育的口号,而是应该真正在教育产品的内容上下功夫,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以学习者为中心,数据化分析学生不懂、不会的知识点,即所谓的“学己所需”;同时AI还要帮助老师实现教学效果的精准化和个性化,即所谓的“因材施教”。AI在充分收集和处理教与学两端的大数据后,才能在具体教学场景之中形成个性化画像,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的。

  高宇强调,教育应该是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不能完全交由智能产品,AI教育陪伴产品需要成人的监管。学生在利用智能产品学习时,家长也应进行一定的辅助工作,监督孩子们举一反三自己去复习,绝不能放任不管。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利用到的一些人工智能教育产品,都是辅助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学习习惯、认知习惯的培养是离不开教师的。目前人工智能产品辅助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已经有一些尝试,比如人脸识别和安保工作的结合、学生成绩评价分析、智能图书馆和智能科学馆等,均是以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教学。”高宇表示。

  谭茗洲表示,陪伴型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传统教育的育人目标,让一对一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相信未来陪伴型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可以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和个体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改变整个教学流程,释放教师人力,并基于教学大数据进行决策,实现精准教学的同时使学习速度和灵活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从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以及教学公平三方面创造教育价值,全方位提升教师、学校以及区域教育系统等教学质量。


版权所有 © 科智网 备案号:京ICP备19044848号-1 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QQ:103749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