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城市

加快“存数”向“算数”能力升级 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2-08-16 16:59:48  来源:新华网  发布人: 阅读量:

 日前,赛迪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发布《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聚焦基础环境、产业发展、融合应用三个关键维度,选取相关典型指标,以全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对各省份大数据政策体系、产业基础、产业链、生态体系等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和深入对比分析。

  东南沿海地区在环境建设、产业发展、融合应用方面全面发力,形成大数据发展整体优势,综合实力领跑全国。根据《报告》,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四川、湖北、安徽的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总体指数位列全国第一梯队。重庆、贵州、河南、天津、河北、湖南、辽宁、江西、广西、陕西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总体指数位列全国第二梯队,第二梯队地区加强政策引导和应用牵引,打造特色化发展路径。

  重大战略区域基本形成溢出带动能力。在京津冀地区,北京市企业资源和创新资源优势突出,正发挥溢出带动效应,提升京津冀地区大数据发展整体水平。在长三角地区,大数据发展较为均衡,要素资源跨省市流动较为通畅,大数据融合应用带动产业进一步发展。在长江经济带,不同板块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行业应用价值链内在循环有待优化,正通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实现大数据发展新突破。

  从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来看,广东省大数据发展环境指数高居榜首。江苏、北京在集聚示范、智力保障方面表现突出。上海、山东、浙江、福建、四川、贵州、河北大数据产业发展软硬环境建设成效凸显。大数据发展环境第二梯队各省份依托自身发展禀赋,在大数据软硬环境建设方面多维度发力。

  在产业规模方面,大数据及其关联产业规模与该省份GDP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大数据企业发展所依赖的产业配套和人才资源,更趋于向东南沿海省份集聚。

  在创新能力方面,当前各省份均聚焦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领域,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数字经济政策的发展任务或实施工程,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在数据资源方面,公共数据开放流通应用进程加快,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的平台数量和有效数据集持续增长。

  “双向赋能,推动大数据产业与数字经济互促共进。”对于大数据发展,《报告》指出,聚力构建数据资源体系,加速大数据产品服务创新,深化大数据融合应用,进一步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升级。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为大数据产业创造更大发展空间。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相统筹,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开展技术创新。坚持价值引领,加快在数据按需供给、有市流通、有价交易、有偿使用等方面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手段、新模式、新机制。坚持锻长补短,加强技术、产品和服务协同,打造大数据重点产品和服务体系,构建大企业引领、创新企业持续涌现的发展格局。坚持基础先行,依托“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向数据中心集聚,加快“存数”向“算数”能力升级,引导产业要素资源重组、发展优势重塑,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新高地。(作者:子千)


版权所有 © 科智网 备案号:京ICP备19044848号-1 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QQ:103749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