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国家像英国、法国、芬兰、新加坡等,都有各自知名的国际科技交流品牌活动。自2021年中关村论坛升级成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以来,中关村论坛成为我国一个对外科技交流品牌的名片,提升了整个中国的国际科技创新氛围。”9月13日,在2022中关村论坛宣传预热活动——“北京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成效”新闻通气会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国际合作处副处长杨颂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说。
经国务院批准,2022中关村论坛将于9月22日—27日在北京举办。那么,近些年来,中关村论坛给我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带来了哪些变化?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持续提升创新合作支撑力
中关村论坛已连续举办多年。2021中关村论坛上,140个国际组织及创新机构代表、66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嘉宾深入交流,累计10万人次线上线下参加。
英国励讯集团高级副总裁张玉国介绍:“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下,在中关村论坛上,我们连续举办四届‘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主题涉及‘人工智能与脑科学’‘新冠直击:认知、防控和预后’‘精准肿瘤学:进展、挑战与承诺’‘净零未来:脱碳之路’等,大大提升公司及期刊本身的形象,在国际科技界宣传了自己的品牌及吸引高质量的论文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同时,会议的成功举办,也引起集团高层领导的关注,对于疫情下增加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增强进一步投资的信心和对本土团队的支持,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由于北京有很好的创新生态,2019年我们通过中关村论坛展示有关生物医药的开放创新项目,一方面向业内同行表示开发创新的态度和行动,另一方面可吸引能够互补的、有共同兴趣的公司或技术平台合作。在今年的中关村论坛上,希望借助论坛覆盖范围广、参与企业或人员的多样性等进行宣传,找到更多、更好的潜在合作伙伴。”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韩丹说。
中关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江表示,中关村国际在对接海外创新资源和资源转化过程中需要更有影响力的平台抓手,“我们能够与以色列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da Yonath这样的资深学者建立合作关系,正是借助中关村论坛的高端平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尽管因为疫情原因,线下沟通不畅,但我们可以以论坛为切入点,推动与海外科研机构、企业等建立联系,形成后续的长期合作,从而协助海外拥有先进而成熟的创新技术的企业和团队进入中国。中关村以色列创新中心还对接了一批以色列的医疗器械领域的企业,将在中关村创新生态体系中整合具备公信力和能力的服务商共同为其赋能,开拓市场。我们在论坛的加持下,会更加有效地在海外开展工作,链接资源、开辟新渠道”。
以创新为引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高水平发展
“我们将深刻把握中关村论坛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使命,坚持高端前沿引领,链接全球智慧、聚合科技力量,高标准做好2022中关村论坛筹备工作。坚持常态化办会,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按照品牌化、国际化、高水准的原则,持续办好中意创新合作周、北京学术交流季等活动,推动构建长期可持续的合作交流机制。”杨颂表示。
据介绍,今年,中关村论坛将持续打造国际科技交流品牌活动,承办中意创新合作周,支持细胞、科学、自然三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举办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活动,牵头举办科技外交官对接会等品牌科创交流活动。
同时,基于中关村论坛,北京将充分利用创新政策开创科技创新合作的新局面,深入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用好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集聚发展等利好政策,持续扩大开放创新,围绕促进国际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高效流动,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着力吸聚一批国际顶尖科学家、外资研发中心等全球优质创新资源落地北京。
此外,北京将实施好《中关村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支持资金管理办法》,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联合研发、协同创新,共建联合实验室、国际孵化器、海外科技园区等创新载体,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创新治理,鼓励牵头制定一批国际标准,推动创新资源、科学要素共享,打造开放科学“北京样板”,传递扩大开放、共建共享的创新发展理念。(记者 华 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