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

虚拟现实规模化应用加速

发布时间:2022-11-17 17:53:40  来源:新华网  发布人: 阅读量:

 核心阅读

  翻转实物卡牌,在虚拟场景中完成物理实验;身处VR体验室,接受沉浸式安全教育……近年来,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加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工信部、教育部等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10个行业场景应用、五大重点任务,助力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戴上VR眼镜,尽享360度环幕全景电影;进入VR展馆,沉浸式漫游古老建筑……从工业生产、文化旅游到教育科普、演艺娱乐,近年来,虚拟现实产业加速发展,融入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快速崛起的虚拟现实产业正迎来新一轮政策利好。近日,工信部、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

  当前,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如何?推进虚拟现实加速落地,应从何处着手?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行业企业。

  规模扩大,新技术演进提速

  虚拟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也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

  早在2018年12月,工信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标准规范体系等在内的6项重点任务。多地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助力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初步构建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态体系,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董桂官说。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我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19年的282.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83.9亿元,市场规模实现翻番。预计未来3年将保持快速增长,到2023年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

  “虚拟现实产业链条长,主要涵盖内容采集、制造、终端呈现、应用等多个环节。”董桂官介绍,看技术,近眼显示、影像捕捉、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加速迭代,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融合创新;看终端,头戴式、一体机、移动端等多形态的虚拟现实设备不断推陈出新,产品服务打破单机限制,向云化路径发展;看应用,教育、医疗、影视、体育等应用领域内容供给持续丰富,“VR+”新业态不断涌现。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已在赋能行业发展方面成效初显。”全国音视频标委会副秘书长赵晓莺表示。

  在赵晓莺看来,虚拟现实产业的快速规模化应用,可以大幅加速新技术的演进,同时,大规模应用带来的产业链成本快速降低,也能促进新技术的成熟应用。“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行动计划》提出虚拟现实的10个行业场景应用,将有效推动虚拟现实与文教娱乐、工业制造等行业的跨界融合,有利于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赵晓莺说。

  赋能产业,多场景应用融合

  《行动计划》提出,以虚拟现实行业应用融合创新构建生态发展新局面,以虚拟现实新业态推动文化经济新消费。“目前,虚拟现实与行业融合技术方案呈现出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百花齐放的态势。”赵晓莺说。

  以文旅业为例,虚拟现实的应用形式已由早期的VR虚拟建模场景,发展到现在基于实景采集、构建沉浸体验、提供丰富交互的较为成熟的形态。置身桂林象鼻山元宇宙景区,基于百度希壤平台,用户可以跨越时空限制一键抵达景区,自主设定数字化身沉浸式感受山清水秀的象鼻山,真正实现“足不出户走世界”。

  同时,虚拟现实已渗透到学校教育、职业培训等不同领域,VR教室、VR驾校等已取得一定规模应用。“尤其是在职业技能培训领域,以往的培训规模往往受制于设备、场地等多方面资源约束,有了虚拟现实,能大幅降低培训成本,并减少实操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董桂官说。

  在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通过使用智能课桌,学生只需翻转实物卡牌,便能在虚拟场景中完成物理实验,既满足了学生在安全教学环境下进行重复实验,也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在浙江杭州,国家电网浙江杭州萧山区供电公司在钱江供电所安全培训学校设立VR体验室,将虚拟现实与安全教育相结合,使学员头戴VR眼镜便能沉浸式体验危险场景,从而培养巩固员工的安全意识。

  “《行动计划》提出,将实施多场景应用融合推广工程,选择规模化、成熟度潜力较高的行业领域优先布局,这将为工业制造、文化旅游、商贸创意等多个行业带来更多利好。”董桂官说。

  补齐短板,基础体系加快完善

  近年来,在政策、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助推下,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实现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3500亿元,打造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共同繁荣的产业发展格局,还应补齐哪些短板?

  “当前虚拟现实规模化应用加速,在供给侧面临基础元器件、开发工具不足制约,在需求侧还存在需求分析不充分、不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虚拟现实赋能行业的有效性。”董桂官分析。

  如何破解风险挑战、把握虚拟现实产业机遇?业内专家认为应着眼以下3个方面:一是蓄力关键技术突破与核心器件模组研发,为产业应用打牢基础;二是加快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的标准研制,为提升应用规模和降低应用成本提供支撑;三是提升产品检验检测服务能力,为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打造评判标尺。

  应该看到,按照《行动计划》提出的五大重点任务,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技术基础体系正加快完善。在公共服务方面,国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经批准设立,通过持续强化标准验证能力来提升产品性能、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在标准化方面,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标准化工作,近3年累计发布了近2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近日,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聚焦制约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检测、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平台,将有力推动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韩 鑫)


版权所有 © 科智网 备案号:京ICP备19044848号-1 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QQ:103749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