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看,年轻学者多与一流学者打交道,是做出一流成果的重要因素。”16日,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北京开幕。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成为与会各国学者讨论的焦点。本届大会主席、国际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表示,希望本次大会能够为年轻学者与世界一流学者交流创造更多机会,树立明确目标,为世界基础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出席本次大会的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戴维·格罗斯认为,基础科学是好奇心驱动的科学,其发展不仅能够满足我们对物质结构、宇宙历史等问题的好奇,也能够推动真正伟大的技术进步,造福人类。“大自然的秘密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他表示,要推动基础研究不断发展,需要打破壁垒,实现更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他希望此次大会可以成为年轻科学家之间建立联系、交流合作的平台。 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创立“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十余年,致力于培养计算机领域。他认为,在计算机领域,中国顶尖学生的水平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流高校学生,“中国学生非常聪明,只需要一些优秀学者来激发、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就能够取得与以往大不一样的成长。”面对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浪潮,着眼于未来计算机人才培养,姚期智认为,这更加需要营造出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创新环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对中国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感到兴奋,我的周围已经聚集起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年轻人才,我对未来发展非常乐观。” 据悉,本届大会共邀请包括1位诺贝尔奖得主、3位图灵奖得主、8位菲尔兹奖得主以及50余名各国科学家出席。(记者都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