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护理职业学院 李明媚)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本科教育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更是联通教育链与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最新公布的设置本科高等学校公示中,浙江新设杭州职业技术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大学2所职业本科学校,加之已有的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和浙江药科职业大学4所学校,浙江职业本科学校增加至6所,居全国前列。从2019年浙江省第一所职业本科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升格,到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首次招生便吸引了600分以上考生报考,再到职业本科大学98%的平均首次就业率,浙江省职业本科学校出圈既是时代发展对职业教育定位的内在要求,又是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厚积薄发的大势所趋。
一、政策支持与体系完善
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优化专业布局,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建设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和县域产业学院,浙江逐步形成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二、产教融合的深度推进
浙江职业本科院校通过多种方式服务地方产业,在产业与人才发展的双向奔赴中迭代升级。一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浙江的职业本科院校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围绕地方制造业需求,开设了智能制造、航空制造等专业,助力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二是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发展,浙江的职业本科院校广泛采用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推动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拥有4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与海天集团、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共建12个产业学院,形成“政校企”三方联动的“宁波模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与华瑞航空组建航空复合材料成型产业班,开展大飞机制造航空复合材料成型人才培养;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护理专业群聚焦基层医护康养需求供给错配问题,通过产业学院实施订单式、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建立了毕业生到行业企业全链条人才输送机制,助力打造高品质民生。三是重视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浙江省职业本科院校通过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积极服务地方产业。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帮助企业在智能生产线、航空制造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助力企业新增销售额和产值。
三、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浙江省职业本科教育注重“技术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其评价标准兼顾职业资格认证与学术能力。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1+X证书职业能力认定,浙江职业本科院校培养了大量具备复杂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浙江省职业本科教育通过政策支持、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他地市应借鉴浙江经验,发展好职业本科教育服务产业升级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通过加大对职业本科教育政策及财政支持,推动济南市高职院校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二是借鉴浙江经验推动高水平院校建设,有计划的支持条件成熟的公办职业院校通过转设、独立升格或合并升格跨入职业本科院校序列。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动态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对齐济南市产业需求,优先满足产业升级过程中核心技能人才需求;推广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推动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鼓励职业院校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通过校企共建研发平台、联合申报项目、开展技术攻关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版权所有 © 科智网 备案号:京ICP备19044848号-1 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QQ:103749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