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能茶市场,拥有蓝帽子认证的碧生源常润茶与常菁茶“经典”两茶,时下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健康养生产品。这两款茶剂产品以茶与中草药相结合为核心,通过工业化路径推动传统茶产业升级,其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茶企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探索方向。
专注茶与中草药结合,奠定工业化基础
碧生源自2000年品牌注册以来,始终聚焦茶与药食同源植物成分的结合领域。董事长赵一弘指出,品牌名称“碧生源”直译意为“碧绿生命的源泉”,意合绿色、天然、健康的产业定位,而谐音“毕生缘”则传递出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联结的愿景。在发展初期,碧生源以减肥茶、常润茶为核心产品,凭借“嗖一下就瘦了”“给肠子洗洗澡”等功能性诉求打开市场,累计销售突破30亿包。
碧生源公司对产品的定位不仅局限于功能层面,更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赵一弘表示,中草药文化与茶文化均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中国茶产业存在“有品类无品牌”的困境。碧生源将自身定位为“东方茶术・功能好茶”,是希望通过工业化手段,将传统茶方转化为标准化产品。例如,由原“减肥茶”更名而来的常菁茶,与另一款常润茶的相关配方均基于传统中草药理论,经现代工艺萃取,实现了“药食同源”理念与工业化生产的结合。
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提升工业化效率
2023年起,碧生源启动合伙人运营机制,重点是将组织结构进行扁平化处理。据介绍,此举旨在实现“组织扁平、结构优化、流程简化”,使市场一线信息能快速传递至总部,同时总部决策可及时反馈至一线。具体措施包括将运营人员发展为股东,使其收入与销售业绩直接挂钩,并将管理层部分功能下沉,实现授权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从实际成效看,扁平化改革后,碧生源总部人员减少,业绩却呈现“V”字形回升。这种变化源于流程优化带来的响应速度提升。例如,在市场推广方面,企业可根据一线反馈快速调整策略,从早期以报纸、平面媒体为主,到电视媒体兴起时转向电视广告,再到互联网时代布局精准营销,与新媒体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实现营销渠道的动态调整。
此外,组织结构的调整还促进了人才储备与培养。碧生源针对互联网营销引进专业人才,建立适应工业化发展的团队架构。这种组织变革不仅提升企业内部效率,更为茶工业化所需的规模化、标准化运营提供机制保障。
严格监督监控体系,保障工业化合规性
作为保健食品,碧生源常润茶与常菁茶均持有蓝帽子认证,该认证标志着产品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动物实验、人体实验及专家评审,原料成分符合国家规定。赵一弘强调,蓝帽子是产品的“身份证”,证明其安全性“百分之百没有问题”。
在产品研发与生产层面,碧生源建立起一套标准化体系。其原料均选自国家保健食品名单成分,生产过程严格遵循保健食品管理规定,每日生产数据与北京市药监局资料库联网,包括产品种类、数量及批次信息等,确保产品可追溯。这种透明化的生产管理,为茶工业化的合规性提供了保障。
以工业化推动文化传承,拓展行业发展空间
在推动茶工业化的同时,碧生源还提出申报“东方茶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赵一弘表示,企业发展已从“自我发展”阶段进入“推动行业发展”阶段,申遗是为了保护传统工艺,扛起民族品牌大旗。他认为,碧生源在茶叶工业化革命中走在前列,通过袋泡茶形式将中草药与茶结合,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产业模式的创新。
从行业视角看,当前保健品行业正处于整合分化期,监管体系的完善为合规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碧生源凭借品牌优势与合规运营,获得“北京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其生产企业被录入《北京志工业志・中医药・保健品篇》,彰显了行业地位。赵一弘表示,随着行业规范度提升,守法经营的企业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图:碧生源牌“常润茶+常菁茶”
版权所有 © 科智网 备案号:京ICP备19044848号-1 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QQ:1037495047